原标题:
水稻生产有“田保姆” 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惠阳试点水稻“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上半年完成水稻托管种植4870亩
(资料图片)
惠阳区平潭镇阳光村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地。今年,当地农户将部分土地以全程托管的形式,托管给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从种到收,无需操心,等到丰收时节农户可直接获取收益。
去年以来,为破解农村散户种田“缺劳力、缺机具”的难题,惠阳区供销合作联社依托自身优势,创新为农服务方式,试点开展“耕、种、管、收”水稻生产全程托管社会化“一条龙”服务,让当地农户当起粮食生产的“甩手掌柜”。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早稻生产托管种植面积4870多亩,今年力争完成粮食生产托管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
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可有效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8月上旬,惠阳区供销合作联社位于平潭镇阳光村的水稻托管服务项目迎来收获季节,片片金黄遍布在希望的田野上,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4台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成群的白鹭觅食飞翔,勾勒出一幅田园丰收图。
当收割机内承载的稻谷满仓后,车上的管道则将稻谷输送到路旁的货车上,看着喷撒而下的金黄稻谷,头一回当“甩手掌柜”的当地农户喜上眉梢,纷纷给托管项目点赞。“托管到合作社比自己种好太多了,省事又省心,科学种植还能增产。空出来的时间还能自己打一份工,又多了一笔收入。”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逐渐兴起,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平潭镇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历来有种植粮食的传统,但传统分散种植效益低、机械化水平低,加之分散种植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售价低等因素,年轻人种粮意愿低,农村土地撂荒严重,耕地杂草丛生。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粮食生产模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已经成为共识。
为破解农村散户种田“缺劳力、缺机具”的难题,惠阳区供销合作联社依托自身优势,创新为农服务方式,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当地粮食生产保驾护航。去年底,惠阳区供销合作联社组织创办了惠阳区民旺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惠阳区供销安谷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这两个“田保姆”,开始试点开展“耕、种、管、收”水稻生产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彻底解放了农户的双手,让农户当起“甩手掌柜”。
粮食生产成本降低10%至20%
“农户委托我们进行水稻生产托管,我们就去帮他们种、收、加工、销售。”惠阳区民旺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陈伟纯说,农户基本不用到场,一亩地在一个种植季就可以赚600元,比农户把地出租更划算。陈伟纯告诉记者,没有做水稻生产托管之前,这片土地有一半以上是撂荒的,帮农户进行土地生产托管,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还让农户增收。今年上半年,惠阳区民旺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全区共托管了2170多亩水稻,接下来将准备大面积推广种植红薯,农户也可以跟着种,合作社负责收购。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简单来讲,就是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你把土地交给我,我给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开展粮食生产,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托管服务,可以有效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惠阳区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赖雨球介绍,通过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植保无人机喷洒管理,实行合作社专业化、集约化粮食生产托管,可以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10%至20%,提高粮食单位产量5%以上,可有效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惠阳区供销合作联社今年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扶持,制定出台了粮食生产托管服务农资补助政策,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早稻生产托管种植面积4870多亩。
实践证明,这种“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模式,对于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引擎”。今年,惠阳区力争全年完成粮食生产托管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文学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