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万亿元 制造业加速提质增效
时间:2025-01-27 09:43:58来源:经济日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透露,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发挥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等优势,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国制造业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由大向强蹄疾步稳。

量质齐升韧性足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达2.85亿台,同比增长4%。其中,vivo以4930万台的出货量及1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标志着中国本土品牌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全球主流品牌和代工企业均在我国设有大型制造基地。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手机产量为15.04亿台,是规模最大的单一电子产品。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分析,2024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果断出台系列稳增长政策,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制造业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韧性十足的优势,为经济平稳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制造业“速”上给力。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不仅高于GDP增速,也高于工业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

制造业“质”上发力。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6%,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明显;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

制造业后劲增强。2024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21年的32.9%上行至2024年的36.4%,明显超过基建和地产,带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也为制造业发展接续强劲动力。

制造业出口增长。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1%。其中,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出口交货值较上年增长,出口对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在“两新”政策作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比全部投资高12.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生产、效益均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1.2万家,较2023年末增长6.1%。

“我们将加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说。

产业创新动力强

C919累计交付16架,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实现全船贯通……中国制造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4年,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基础领域,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全球最大打桩船主油缸等成功下线,高铁、核电装备用高性能紧固件开发及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在高技术领域,2024年48种创新药、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取得型号合格证,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张云明介绍,我国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比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全球首次应用于商业化运营地铁列车关键承载部件,高温超导材料支撑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连续稳定供电超1000天,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创新性技术和产品。可以说,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做到“顶天有重器,立地有基础”。

制造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国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推动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目前,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46.3万家,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9万家。我国已有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更加凸显。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介绍,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4年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布局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33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690项,孵化企业182家。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全国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超过2400个,已有超过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中试活动,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数字赋能见效快

印刷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设备运行状态实时更新,排产计划智能调整,智能问答系统精准响应……山东经典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浪潮智能生产,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智技术,打造印刷行业大模型,进行全流程数智化升级,生产效率提升20%,交付周期由原来的7天缩短至5天,原辅材料损耗降低10%,综合降本增效近千万元。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智能生产董事长张金龙认为,工业大模型通过构建包含工艺流程、市场趋势等多维度信息的复杂系统模型,摆脱传统工业软件的单一功能限制,实现生产管理、设备预测性维护、节能减排与绿色治理等环节的全流程智能化,驱动中国制造向智能、精益、绿色迈进。

制造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赵刚介绍,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2024年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53.5%。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居世界前列,华为昇腾等智能芯片取得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数达302个;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大力发展智能产品,推广智能化软件应用,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绿色化持续深入,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提高到32.6%。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坚持“适度超前”,在城市发展千兆光网,在乡村和偏远地区扩大网络覆盖,累计建设5G基站425万个,5G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融合应用深度拓展,5G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数超1.7万个,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数字产业持续壮大,2024年前11个月完成数字产业业务收入31.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4.0%。

关兵认为,2025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将逐渐从外循环更多转向内循环,宏观政策加快顺势发力,有望推动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财政支持更靠前,有望释放消费品更新换代需求,推动内需稳中向好;“两重”政策扩围提效,更加向新质生产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聚焦,将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改造动力,优化投资效益,推动投资质效升级。

关兵表示,2025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改革举措的陆续落地,有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解放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内生动力。(记者 黄 鑫)

标签: 制造业加速提质增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活指南
  • 利率高至3% “特种兵式存款”岁末年初又火

    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我从广州坐高铁到河源,不仅赶上了这波3%的三

  • 秦灶街道费桥村:健康与爱心交织的温暖秋冬

    寒意渐生,温暖不停。11月25日,崇川区秦灶街道费桥村新时代文明实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山阴:农业盛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中新网朔州11月24日电 (任丽娜)11月22日至11月24日,2024首届山阴

  • 北京中小学生公益画展走进京港地铁共绘“美好·每一程”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地铁的车厢是可以充满鸟语花香的?未来的地铁

  • 感受中国诗词的力量

    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我来自也门。儿时的我就盼着

  • 【独家焦点】快手电商双11首日GMV创历史新高,超1.6万位主播单场GMV超去年双11峰值

    10月19日,快手电商双11购物节正式开启。作为快手双11正式期首日,1

  • 遂平县常庄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焦点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在

  • 业界首个人工智能算力高质量评估体系发布-环球观察

    在当前由大模型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驱动的AI时代,算力需求

  • “中国制造”经上海吴淞口岸启航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建设 今日要闻

    中新网上海10月9日电 (陈静 杨迪)记者9日获悉,载有2820件中国制

  • 国庆假期长沙外卖火爆,年轻人偏爱“新一日三餐”|观点

    截至5日中午,长沙游客外卖量环比增长超过50%,与北京、上海、杭州

  • 中老铁路跨境旅游列车将常态化开行 交旅融合编织文旅产业新画卷-全球热门

    中新网昆明10月4日电 (时文枝)继9月24日首列中老铁路跨境旅游列车&

  • 国庆文旅市场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假日经济”活力十足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红75周年华诞祝福祖国等

  • 今年大闸蟹价格偏高?养殖户:有小幅上涨,国庆后价格或趋稳定

    近期市场上大闸蟹的价格变化引发关注,阳澄湖大闸蟹卖到300多元一只

  • 【全球新要闻】夜访沙南哥市场:众生百态中感受“人间烟火味”

    中新社金边9月7日电 题:夜访沙南哥市场:众生百态中感受人间烟火

  •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 项目签约总金额952.5亿元

    中新网成都9月1日电 (单鹏 吴平华)以新质动力·创绿未来为主题的2

  • 今日快讯:领读未来读书分享——“书香唐山”

    近日,领读未来读书分享活动走进唐山,再次点燃了青少年的阅读热情

  • 民生
    • 华南多地海域发生赤潮 专家提醒:不要去赤潮海域游玩、食用相关海产品

    • ​西平县重渠小学联合西平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 全球快报:刘永好:见证光彩事业聚沙成塔

    • 今热点:财政增量政策来了,这场政策“及时雨”释放哪些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