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驯鹿鄂温克人留下时代肖像 ——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时间:2025-06-22 12:52:15来源: 中国日报网
摄影艺术家王伟为生活在中国大兴安岭境内最后一代具有代表性的驯鹿鄂温克人创作了系列艺术肖像作品——《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作品用大画幅照相机拍摄,成像有着宽阔的视域和精确的描写能力,记录正在消失的牧鹿文化的当下面貌,具有浓郁的文献气质。创作者以族群友人的平行视角介入,驯鹿鄂温克人身着民族服装,大多端坐,或直视镜头,或侧身侧目,温和而腼腆;又或挺身站直,交叉肩膀——青年猎人的自信和豪迈呼之欲出。

作品以黑白为基调,敏锐地捕捉被摄者细腻的情绪。作品抽离日常生活场景,以干净的幕布为背景,将注意力聚焦于人物本身,透露出对鄂温克人原生文化的现状记录和珍惜。在这34人中,妇女和年长者占大多数。他们大多身着民族服饰夏布长袍,对襟大翻领,衣领、对襟、袖口、下摆有滚镶边;女人们或会头扎俄式方毛巾,系在脑后。与此同时,这样的观察构成了一重对视和反观,被拍摄者也表达出一重对观察者介入的再观察。

驯鹿鄂温克人,自17世纪从贝加尔湖流域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并逐渐定居于大兴安岭的密林之中,至今依然靠狩猎和驯鹿为生。原始的林区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使他们的游猎文化得以保存,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族人下山,开始了与前人不同的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文明之中;同时,族人中被继承下来的森林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生活。对牧鹿人来说,对于山下的社会文明,留在山上的人会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流露于照片之上,更像一种交流和探讨。面临越来越少的族人懂得驯鹿鄂温克人自己的语言,山上的人对待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已不仅仅关乎于他们生活本身,更是对这支少数民族文明留存和继承的思考。

艺术家用镜头记录下牧鹿人现有的生活状态,以人类学的研究方式进行艺术性的审美表达,同时将文化视角投入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中,达到纪实与审美的平衡。不仅抢救式地纪录和还原了牧鹿民族文化的一面,同时力尽客观地对人物进行宏观的民族心理的摹写。从观察者反观的心理状态中,找寻到我们面对社会变迁中的守望和思考。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作品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期货的相关介绍 如何认识商品期货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生活指南
  •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韧性”成关键词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

  • 为什么古代铜钱大多是孔方兄

    钱币,在古代被亲切地称为孔方兄。这一别称源于《鲁褒传·钱神论》

  • 戴德梁行:深圳租赁住房需求领跑全国一线城市

    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拉开帷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

  • 宁夏向全国游客免费发放20万张门票

    3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宣布启动畅游宁夏·共赴春

  • 速度滑冰世界杯荷兰站:韩梅、宁忠岩摘铜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北京时间3月1日,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

  • 2025年稳外资怎么干?权威解读来了

     2025年稳外资20条公布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权威发

  • 利率高至3% “特种兵式存款”岁末年初又火

    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我从广州坐高铁到河源,不仅赶上了这波3%的三

  • 秦灶街道费桥村:健康与爱心交织的温暖秋冬

    寒意渐生,温暖不停。11月25日,崇川区秦灶街道费桥村新时代文明实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山阴:农业盛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中新网朔州11月24日电 (任丽娜)11月22日至11月24日,2024首届山阴

  • 北京中小学生公益画展走进京港地铁共绘“美好·每一程”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地铁的车厢是可以充满鸟语花香的?未来的地铁

  • 感受中国诗词的力量

    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我来自也门。儿时的我就盼着

  • 【独家焦点】快手电商双11首日GMV创历史新高,超1.6万位主播单场GMV超去年双11峰值

    10月19日,快手电商双11购物节正式开启。作为快手双11正式期首日,1

  • 遂平县常庄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焦点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在

  • 业界首个人工智能算力高质量评估体系发布-环球观察

    在当前由大模型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驱动的AI时代,算力需求

  • “中国制造”经上海吴淞口岸启航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建设 今日要闻

    中新网上海10月9日电 (陈静 杨迪)记者9日获悉,载有2820件中国制

  • 民生
    • 南“蒸”北“烤”:警惕“高温刺客”热射病

    • 第34届“哈洽会”闭幕 5天16.7万人次逛展

    • 5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56元 上调35个基点

    • 深圳市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苏皖办事处落户南京